今天最稳的足球推荐/成都蓉城赛程/马尚布鲁克斯/妙瓦底 - 亚洲杯足球历届冠军

構筑建筑業創新發展新圖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在于通過科技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新常態下,抓科技創新,就等于抓住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三個面向”,為我國科技創新指明了主攻方向,也為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辟了新的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筑業改革一直在技術創新驅動下沿著兩條路線展開:一是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二是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專家認為,新時期,基于現澆結構體系的建筑業發展模式“邊際效應”遞減,弊端逐步顯現。與之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易標準化、精度高、綠色節能和節省人力成本等優點,對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從長遠看,這兩條路線不會一直并行,而是將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驅動下逐步走向融合,形成以裝配式為主、現澆為輔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說,未來,裝配式建筑將成為建筑業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這是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決定的,也是建筑業改革轉型的內在要求。

向工業化方向轉型,是保持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努力,我國建筑業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但是,建筑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現實一直是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短板。尤其是在我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人口紅利時代即將過去、生態文明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建筑業面臨著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繁重任務,必須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因此,在《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要求下,建筑業向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工業化方向轉型,便成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必然之選。

近年來,國家相繼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并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對建筑業向工業化轉型給予指導、對建筑業裝配式建筑發展方向進行了規劃。

事實上,住房城鄉建設部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步伐一直在向前邁進。2014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推動建筑業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結構體系、建筑設計、部品構件配件生產、施工、主體裝修集成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裝配式建筑現場會,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并明確了發展裝配式建筑必須抓好的七項工作。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采取編制規劃、制定標準、夯實基礎和培育隊伍等多種措施,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王鐵宏認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裝配式建筑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三種模式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一是以萬科和遠大住工等為代表的鋼筋混凝土預制裝配式建筑(PC)。該模式適用于量大面廣的多層、小高層辦公、住宅建筑,在傳統技術框架和框剪基礎上側重于外墻板、內墻板、樓板等的部品化,部品化率為40%~50%,并延伸至現場裝修一體化,成本進一步壓縮,已接近傳統技術成本,可以做到約5天建一層。二是以東南網架、中建鋼構等為代表的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建筑。該模式適用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建筑,部分應用到住宅建筑,在傳統技術核心筒的基礎上,側重于鋼結構部品部件盡量工廠化,還延伸至現場裝修一體化,部品化率為30%~40%,強調集成化率。三是以遠大工廠化可持續建筑等為代表的全鋼結構預制裝配式建筑。該模式適用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公寓建筑,可完全替代傳統技術,更加節能(80%)、節鋼(10%~30%)、節省混凝土(60%~70%)、節水(90%),部品化率為80%~90%。部品在工廠內一步制作并裝修到位,現場快捷安裝,高度標準化、集成化使成本比傳統技術壓縮1/4~1/3,可以做到每天建1~2層,實現“六節一環保”,符合循環經濟理念。

目前,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認識到推廣裝配式建筑對于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的重大意義。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專門出臺了裝配式建筑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部分省市已經出臺政策、資金扶持措施并提出了量化目標。以上海市為例,作為“重點推進”區域的典型代表,上海市在2016年便要求外環線以內符合條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外環線以外要超過50%;自2017年起,外環以外在50%的基礎上要逐年增加。對總建筑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以上且預制裝配率達到45%及以上的裝配式住宅項目,每平方米補貼100元,單個項目最高補貼1000萬元。2016年,上海市落實裝配式建筑1385萬平方米,連續兩年實現翻番;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達到41家,產能突破1200萬平方米。當前,各地積極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新氣象已經形成。

“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從全局的高度謀劃部署,將“創新”這關鍵“一子”置于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將“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一論斷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從建筑業企業改革的角度來看,向工業化方向轉型,一方面是解決行業勞動力短缺、發展模式粗放問題的必經之路;另一方面也是對標國際、走向海外、提質增效的主動選擇。作為高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場所,建筑業向裝配式結構體系轉型,帶動了BIM技術、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和工程總承包的快速發展,而在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結合方面,裝配式建筑也已經表現出了其優越性,在智慧工地建設等方面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建筑業快速發展的美好圖景。可以說,正是裝配式建筑這科技創新“一子”,將建筑業引入了改革發展的新時代。

(來源:中國建設報)

該服務不產生任何費用,您的隱私將被嚴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