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稳的足球推荐/成都蓉城赛程/马尚布鲁克斯/妙瓦底 - 亚洲杯足球历届冠军

新型智慧城市的五大能力建設

當前的智慧城市發展,正處于從“技術創新牽引”到“制度創新牽引”的重要轉折點。體制機制、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制度領域的創新將成為現階段引領新一輪智慧城市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智慧城市建設是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提升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歷經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基本探尋出適合自己的路子,尤其是“智慧北京”建設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地區相比,已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提升,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給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技術創新效用遞減,制度創新成新突破口

從創新角度來看,技術和制度是歷史迭代向前的兩個重要誘因,交替牽引經濟社會的發展,這點從蒸汽機與美國泰勒思想、自動化與豐田管理思想、計算機與ERP(企業資源計劃)及MES(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系統)等方面已經得到印證。當前的智慧城市發展,正處于從“技術創新牽引”到“制度創新牽引”的重要轉折點。

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技術效用遞減已成定勢,僅在推進更寬的網絡、更大的數據庫、更快的處理速度方面有所展現,顛覆性技術帶來的實質性效果提升尚未出現。而且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的大規模商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尚無法預估其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影響。因此,體制機制、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制度領域的創新將成為現階段引領新一輪智慧城市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傳統路徑弊端顯現,數據驅動成主要途徑

提高技術創新成效的主要路徑就是盡可能加快技術的應用普及。映射到智慧城市建設,就是加快各類設備、系統的部署,用硬件驅動智慧城市發展。這在“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初期成效顯著,但也造成了“資源浪費”、“信息孤島”等問題。

制度創新的主要路徑是通過組織優化、流程再造,最終實現效率的大幅提升,其基礎就是數據。圍繞城市大數據的規劃、采集、流通、分析、反饋、修訂等全生命周期,用信息流優化來驅動各領域系統的建設完善,將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路徑。

系統建設單一局限,整體建設攻堅城市難題

2008年,IBM將智慧城市定義為“系統的系統”。在技術思維指引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初期更強調的是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城市發展中單一或局部的問題。簡而言之,城市作為復雜系統這一本質性問題,在智慧城市規劃中并未得到應有重視。進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階段,在大數據條件下,我們需要回歸城市本真,用城市學的視角推進整體性建設,用數據流串聯各業務系統,進而實現“系統的系統”。

相比以往,政府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并不局限于以往的大系統、大工程,其內涵早已遠超電子政務。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據的作用從量變到了質變。而政府作為城市數據的集大成者,往往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向城市安全、環境、信用、公共服務等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硬骨頭”發起進攻,取得更大的成效。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的戰略重心,即構建一套適應城市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二是新的思維理念,即通過規劃數據流串聯城市運行,解決整體問題;三是新的攻關方向,即以人為本,系統性解決城市復雜性問題。

互聯互通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新型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升級版,要想明晰其運行特征,不能將其與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割裂分析,這種城市運行的演化是種動態、連續的過程,是系統的演化。

在數字城市(城市信息化)階段,主要推動的是政府部門內部的信息化和互聯互通,把部門內部的管理平臺、方式由傳統模式轉變為數字化模式,以提高政府管理規范和效率。在企業端,大型企業內部信息化普及并在其上運行業務,中小企業借助第三方平臺實現若干業務的網上運行。從運行上看,其主要特征是:城市的各社會單元,特別是各個政府部門,作為單獨的信息化單元,基本實現了業務在獨立信息系統之上運行的目標。

在智慧城市階段,主要是推動政府作為一個整體,其內部部門之間管理和服務的互聯互通、城市管理對象的數字化和互聯、企業和其他社會服務的數字化和問題,而忽略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復雜性和關聯性。互聯,從運行上看,其主要特征是:政府作為一個整體運行在信息系統之上,其部門之間的管理和服務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協同化以及
“一站式”,企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整合特征明顯、市民生活信息化推動生活方式改變明顯,比如市民購物過程中的訂單、支付、物流訂單基本實現“一站式”。

而在新型智慧城市階段,從互聯互通、資源管理單元的角度來看,應該推動的是城市作為一個整體實現互聯互通,這不僅僅局限在政府、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分別作為整體運行在信息系統之上;從資源角度看,要把城市所有的管理和服務資源,不論是政府的、還是企業的,亦或是其他社會組織的,按照有利于市民生活、有利于城市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資源利用率的思想,運用市場化、協同化原則,進行統一規劃利用,哈爾濱家裝公司,提高城市整體資源的利用效率;從服務的角度看,要打通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服務的大整合,真正實現城市服務的“一站式”、生活的智慧化。

新型智慧城市的運行特征在城市管理領域體現尤為明顯:一是在理念上,從以城市管理者為中心的城市管理轉變為市民參與共管為中心;二是在手段上,從以人為主的城市管理轉變為以制度、技術、數據為主的城市管理;三是在方式上,從以事件驅動的城市管理轉變為“事件+趨勢”驅動的城市管理,即所謂“治未病”;四是在服務上,從政府內部服務“一站式”轉變為政府、企業和其他社會機構服務的“一站式”。而上述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以數據為核心的基礎上。

五大能力構筑新型智慧城市基石

“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有新的特點,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智慧城市升級急需努力構筑“算、通、統、安、合”五大能力。

一是要構建最強計算城市“大腦”。智能化時代不僅需要計算機科學,更需要的是計算科學。未來一切皆數字化,計算科學會無處不在,它是支撐智能化時代的基礎。在信息化建設初期,信息資源是戰略資源。而隨著信息爆炸,對于信息資源的處理能力(也即計算能力)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瓶頸,同時也是各方爭搶的戰略資源。應該清醒認識到,構建新型智慧城市,沒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數據驅動架構上的智慧城市建設就是空中樓閣。因此,新型智慧城市的大腦是具備超強計算能力的。具體而言,一是要提升計算效率,加快高性能計算機、面向云和大數據的網絡計算機等高性能計算設備的部署應用;二是要讓計算更經濟,降低單位計算能力的能耗、成本,發展綠色計算;三是要讓計算更加智能,大力發展認知計算、泛在計算、感知計算、可穿戴計算、邊緣計算、安全計算等并推動其在城市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二是以分享促共享,提升數據互通。隨著物聯網、互聯網的發展,數據的采集生產與使用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但是信息壁壘成為智慧城市如影隨形的陰影。實際上,信息化基礎越好的城市,信息壁壘的問題越是顯著。因此,建立完善統一的數據中心,將政府各部門及社會的數據按照類別、密級等條件進行集中備份,通過分析加工整理,按需、主動共享給政府、企業及社會公眾,以分享促共享,逐步消除信息壁壘。

三是以智慧公共平臺提升系統化能力。“新型智慧城市”中智慧公共平臺是將系統高效耦合的必備環節。城市有生活、生產、商業等若干個子系統,智慧城市就是“系統的系統”。把城市中的所有要素以及水、能源、交通、應急、建筑環境等獨立系統,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連接起來,依托技術分析、分享、優化配置,實現高效協調、協作,進而獲得對于城市更深刻的洞察能力,以提高城市的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這才是智能的體現,這才是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公共平臺能夠將城市各系統模塊化,以高內聚、低耦合的方式統籌整合,在統一平臺下提高城市運轉效率。

四是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是體現城市本源的重要表現。新型智慧城市的安全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數據安全風險。事物皆有兩面性,大數據的好處是把超越統計之上的一種看似無序、巨量的規律呈現出來,但如果不能很好地依靠法律和制度、技術來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那么大數據就是一場災難。二、信息化設備、網絡、芯片、操作系統的可控性風險。眾所周知,我國以芯片、操作系統為代表的傳統信息產業是成長在他人的基礎上,處處受制于人,因此,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時,自主式的研發應用是極為必要的。

五是共建共享式的合作體現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而城市作為最基本的單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城市發展的更高級階段,在“一帶一路”中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對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共贏、共謀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一要按照各節點的定位和合作重點,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共繪“一帶一路”智慧城市建設“新藍圖”。二要加快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智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方案、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對接,加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計算中心、數據中心、資源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三要推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智慧應用技術研發、智慧裝備制造、光通信、移動通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應用電子以及云計算產業、智慧旅游等智慧產業重點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筑“一帶一路”智慧產業發展新格局。四要在電子政務、公共安全、教育、醫療、社保、交通、環保、旅游等領域共促“一帶一路”智慧城市應用與推廣。五要推進智慧城市標準對接與互利合作,推進標準互認,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信息資源匯聚、共享和開發利用。

(來源:中國建設報)

該服務不產生任何費用,您的隱私將被嚴格保密!